1.膽汁酸是腸道的一個重要的化學屏障
水產(chǎn)動物的內毒素困境:當水產(chǎn)動物發(fā)生細菌性疾病時,會使用抗生素防治疾病,細菌被抗生素殺滅后會產(chǎn)生大量的內毒素。腸道是機體最大的內毒素池,內毒素可引起腸道黏膜水腫,腸絨毛頂部細胞壞死,腸通透性增加,從而破壞腸黏膜屏障功能,在腸黏膜屏障遭到破壞時,內毒素可通過腸黏膜屏障經(jīng)門靜脈計入肝臟,危害魚體健康。
膽汁酸對內毒素是一個重要的化學屏障:①腸道內的膽汁酸可通過與內毒素的結合而阻止其從腸道吸收入門靜脈,②膽汁酸為去污劑,已證明兩者在體外對內毒素脂多糖具有直接作用,而且膽汁酸可在試管內改變大腸桿菌內毒素,使其不再引起裂物凝聚,其機制可能為將內毒素分解成無毒性的亞單位或形成微聚物。因此膽汁酸可以減少內毒素對腸道、肝臟乃至整個魚體的危害。
2.膽汁酸增強腸道消化酶活性
膽汁酸能提高脂肪顆粒的比表面積,有利于脂肪顆粒與酶結合,而且膽汁酸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可以被腸上皮細胞識別,反饋性調節(jié)膽汁的分泌,并且能與脂肪酸形成脂肪酸—膽汁酸復合物,改變脂肪酶的性質,提高脂肪酶活性。膽汁酸也可提高腸道內容物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這可能是由于添加的膽汁酸經(jīng)肝腸循環(huán)吸收入肝后,促進了膽汁的分泌,從而增加了腸道消化酶的含量,膽汁中的HCO3—可以調節(jié)腸道內的酸堿度,提供各種消化酶作用的適宜 pH 值,使消化酶活性增強。
3.膽汁酸抑制腸道細菌的過度增殖,維護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
膽汁酸的缺失將會引發(fā)細菌在動物小腸內過度生長,從而與宿主競爭營養(yǎng),導致宿主對營養(yǎng)的吸收障礙。由于膽汁酸的表面活性劑活性,脫氧膽酸可以破壞細菌的細胞膜,使細胞完整性受損,進而抑制菌的生長,甚至造成細菌細胞死亡。外源補充膽汁酸增加了膽汁分泌,使腸肝循環(huán)中膽汁池容量增加,肝臟膽汁酸分泌速度恢復至正常水平,使腸腔內結合膽汁酸的濃度提高,腸腔內結合膽汁酸對小腸內細菌的抑制作用增強,從而抑制腸道細菌過度生長,降低細菌移位和內毒素血癥的發(fā)生率。
原文:膽汁酸與水產(chǎn)養(yǎng)殖動物腸道功能的關系[N].中國漁業(yè)報,2015-05-18(B02)..
備注:轉載只為分享,僅供學習交流為目的,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